转眼间,GeekNote 已经开放一周年了。在这一年间,网站获得了 935 名注册用户和 264 篇发表的文章。
不过这个数字并不乐观,直观的感受是网站活跃度一直在下降,近一个月只有个位数的人在用了。
这个事实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网站的发展方向。
有一个问题其实一直未能表达清楚,那就是 GeekNote 是什么。他有点像博客,但是又缺乏博客的个性化选项;域名有个 Note,但是又缺乏笔记应用应有的分类归档功能。
今后这个问题会有一个简单的答案:GeekNote 是一个技术社区,在这里人们可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知识。
在清楚网站的定位后,我觉得有必要进行一次重新设计。
目前新版的设计已经上线,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在用新的 UI 了。
这次重新设计有几个要点。
新设计采取“导航条-主体-侧栏”的三栏布局。这个布局更有扩展性,同时也突出正文内容。
新设计大量采用了卡片元素。卡片很适合用作内容分组,让不同的内容之间有清晰的区分。
文章编辑器做了一些简化,跟原先的“zen-mode”编辑器相比,新的文章编辑器更像一个普通表单。
要注意的是,有一些功能被取消或隐藏。
新的编辑器不再自动保存,需要保存的时候点击下方的“保存草稿”。
文章的历史版本被暂时隐藏,还不确定是否保留。
我希望这次改版能让网站的功能和设计更符合定位,减少用户的疑虑从而提升使用率。
这次改版是否让网站更好了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意见。
看到站长没有放弃这个网站,还重新设计了一下,非常高兴。
希望这个社区可以慢慢活跃起来。
我会这样拆解问题,作者和读者,只要能吸引创作者自然就不缺读者。
所以阅读体验什么的,现阶段完全不重要,突破点在创作者。
如今创作者的痛点在编辑器吗?
不是,是流量。
我写的东西有人看,看完还可以分享传播,发新文章还会再来看(本质是内容分发模式)。
我们去看微信公众号的模式,其中微信的社交传播极大提高了整体的阅读量。我们可以批评内容质量的低下、标题党的泛滥,但无可否认它给创造者带来持续的正反馈。
用户在哪里,我们就要到哪里去,光靠吆喝是不行的,你可以有主阵地,但你不能没有获客渠道。
既然大家都在用微信,那我能不能做一个 GeekNote 公众号?整个大目标,就是干掉公众号文章。大家一样可以自由地写文章,同时可以通过 GeekNote 公众号订阅更新、分享到朋友圈……
当然干掉公众号是不可能的,但可能会出现 GeekNote 文章在微信上刷屏,最后导致 GeekNote 被微信屏蔽。
看上去输了,但这时候你已经赢了。
哈哈,感觉可以立一个被微信屏蔽的目标🤣
如何在geeknote嵌入codepen内容?
免费社区没有推广营销,要依赖口碑慢慢传播成长,这之前可能有很长一段没流量的时间,hold on~
建议增加一个类似 GitHub Gist 的代码块管理功能,因为墙内用 GitHub Gist 不方便,而代码块管理、分享的需求是存在的。一旦用起来,用户粘性很强,并且也与写技术博客有关,相当于一个准备步骤。其中分享功能考虑到政策风险,可以用导出图片的方式,让用户自己想办法分享图片。如果不担心政策风险,直接分享网址当然是最好的。
刚在隔壁社区提到GeekNote,后脚就改版了😂变化真的很大,首先 明白网站定位、找到了发展方向是好的
个人感觉这次改版的风格,比较趋于交流属性的技术社区了,而不单是一个文章平台了,这种风格简单来说就是有利有弊吧,不过观感不如去年最开始的版本简洁了,可能是三栏布局与配色过于饱满的原因(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初版那个一张白纸、几乎没有配色的朴素设计)
可视化编辑器如果能提供一个共存选项就好了,而且这个富文本编辑器的边框强调色设计并不是很好看,在评论的时候也显得过于复杂
希望GeekNote重新振作起来,继续发展,真的是很良心的一个社区,加油💪